01.水生植物群落的模式
A.物种多样化模式-陆生、湿生、挺水、浮水、沉水植物依序构成生态水景的组成部分,并逐步形成一个有机和谐统一的组合体,各组成部分比例协调,景观层次和色彩丰富。
![](/uppic/201911/20191116150051828.jpeg)
B.优势种主导模式-优势种在水景中起主导作用,是景观的主体部分,也是景观的特色部分,其他物种为伴生物种。如大片的荷花形成的景观,点缀有香蒲、茭草和水葱。如杭州西湖曲院风荷的荷花。
![](/uppic/201911/20191116150109845.jpeg)
C.水质净化型模式-此类景观以大量的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为主,水域内点缀少量其它水生植物,主要以保持水质良好,水体透明为主。如:和平公园的人工湖,其中种植的大量菹草和黄花鸢尾。
![](/uppic/201911/20191116150119499.jpeg)
02.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方式
A.水平空间配置模式-指水域平面上配置不同的植物群落。所配置的植物群落可分为生态型植物群落和观赏型植物群落,生态型植物群落以水体污染的治理,污水的净化为主,其建群种要求耐污,去污能力强,生长快,繁殖能力强,生态效益好的物种,如芦苇。
![](/uppic/201911/20191116150142688.jpeg)
观赏性植物群落要求株型美观,有花有色,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易形成区域内观赏特色。如:荷花和睡莲。
![](/uppic/201911/20191116150205595.jpeg)
B.垂直空间配置模式-指水生植物群落的垂直空间配置由水深决定,不同的水生植物群落对水深有不同的要求。
![](/uppic/201911/20191116150226365.jpeg)
群落配置从湖岸向湖心,随水深的不同分别选用不同的水生植物,即湿生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浮水植物群落,沉水植物群落。这些群落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生态位,能适应不同水深处的光照条件,能保持相对稳定。
![](/uppic/201911/20191116150240512.jpe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