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中心 > 生态文化
家住长江边,应知长江事——长江文化知多少?
2023/7/8 13:33:49

大长江文化 是指千百年来,在长江流域所形成的独特文化形式,她是长江自然人文、历史艺术、民族宗教、民间习俗等文化形式的统一。长江文化具有多元属性:从时段上看,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三星堆文明、湖北马王堆文明,以及下游的良渚文明,长江文化的变迁折射着华夏文明的变迁。从地域上讲,长江干流流经我国11个省市、自治区,有滇藏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之分。大长江文化是不同属性、不同时段、不同地域文明的集合体。 

我们团队对长江文化进行了系统梳理,从山高水长:长江自然地理展示、古迹遗存:长江胜景佳迹展示、物华天宝:长江经济成就展示、艺文神韵:文化流传以及艺术欣赏展示、千古风流:长江名人文化展示、金石长江:长江科技成就展示、集奇撮胜:长江民风民俗展示和水利长江:长江治水、用水成就展示八个方位和角度进行了梳理,共计七万余字。

本期我们来给大家说说长江文化中的民风民俗文化,此部分细分为长江饮食文化、长江服饰文化、长江丧葬文化、长江民居文化和长江婚俗文化。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长江从唐古拉山横穿华夏,其流域面积更是占据着半壁中华。流域内气候、地形多样,民族构成复杂。据统计,长江流域聚集着中国30多个少数民族,其流经的西南地区是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主要少数民族聚居地。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风民俗体现着巨大的差异性。


长江饮食文化    

大体而言,长江流域可分为四个主要饮食文化区域,也就是源头的滇藏饮食文化区  、长江上游的巴蜀饮食文化区 、长江中游的荆楚饮食文化区 和长江下游的吴越饮食文化区 ,具体又可细分为藏菜、滇菜、川菜、鄂菜、湘菜、赣菜、徽菜、淮扬菜、苏菜、沪菜等[1]。各少数民族饮食又各具特色。


A. 藏族饮食风尚   


长江源头地区日照充足,空气清新,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畜牧区。藏餐的主要原料有糌粑、酥油、牛羊肉、青稞酒、茶叶和不同品种的奶制品。茶叶、糌粑、酥油和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四宝”。特色饮品是酸奶、酥油茶以及青稞酒。藏餐菜品不多,不分菜系、菜派,但不同地方的菜点风格各异。细细研究藏餐,大致可分为四大风味:

羌菜 ,指高寒牧区的饮食,为高原牧区风味,其菜系风味特色是注重原汁原味,取料单一,重于咸、淡、鲜、酸、香。具有调理适应高山寒凉气候之功效。以奶酪、牛蹄、酸奶、酥油等为主要原料。 

卫藏菜 ,指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区使用的饮食。主要是农区或半农半牧区风味,其特色是:取料广泛,除了奶制品、牛羊肉外,还有各种农作物,因此荤素配合得当,工于火候,调味以鲜咸,淡爽。制作手段也比较丰富,重于煮、炒、烧、闷、炸。如:萝卜炖牛肉、手抓羊肉等,以秋瑞(奶豆腐)、生牛肉酱而著称。 

荣菜 ,指低海拔的藏东南地区饮食。取材于高山森林,以菌类野生药材为主,制作原始、风味清鲜、咸中带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尤以烤制香猪见长。 

宫廷菜 ,指在原有的各种藏餐的基础上,精工细做,博采各家之长而形成的综合菜肴,材料都取之本土,选料严谨、制作精细、技法全面、色泽美观、滋味清鲜,是藏餐中的精品,各地方的人都能接受。

B. 滇菜   


选料广,风味多,以烹制山珍、水鲜见长。由三个地区的菜点特色构成:


滇东北地区  ,因接近内地,与中原交往较多,与四川接壤,其烹调、口味与川菜相似;

滇西和滇西南地区  ,少数民族较多,其烹调特色受藏族、回族、寺院菜影响,各少数民族菜点是主体;

滇南地区  ,自然资源丰富,是云南菜点的本体。

C. 川菜    

蜀中自古多云雾,因此,川菜以善用麻辣著称。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融会了东南西北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可分为三个派系:


上河帮  :蓉派,以成都和乐山菜为,其特点是小吃,传统菜品较多。严格以传统经典菜谱为准。

下河帮  :渝派,以重庆和达州菜为主,其特点是家常菜。渝派川菜大方粗犷、用料大胆,俗称江湖菜。

小河帮  :盐帮菜,以自贡和内江为主,其特点是大气,高端。

D.鄂菜 


时称“楚菜”,由武汉、荆沙、黄州和襄郧四大风味流派组成;以水产为本,鱼馔为主,汁浓芡亮,注重本色。湖北名菜之一。因产于武昌梁子湖而得名。头小体高,面扁背厚,呈菱形,脂肪丰叟,肉味鲜美,汤汁清香,营养丰富,堪称淡水鱼中的珍味佳肴。1957年毛泽东主席《水调歌头·游泳》发表,诗词中“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引起人们对武昌鱼的兴趣。现在,烹饪武昌鱼的制作技术从传统的蒸、煮、炙三种,发展到清蒸、油焖、网衣、滑溜等多种方法,其中尤以武昌大中华酒楼的清蒸武昌鱼别具一格,常作为该店筵席大菜。

E.湘菜   



是我国八大(浙菜、苏菜、湘菜、川菜、闽菜、粤菜、徽菜、鲁菜)菜系之一。自古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物产丰富。湘菜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


代表菜有:海参盆蒸、腊味合蒸、走油豆豉扣肉、麻辣仔鸡、东安子鸡、红煨鱼翅、腊味合蒸、面包全鸭、油辣冬笋尖、板栗烧菜心、五元神仙鸡、吉首酸肉等。

F.赣菜   

作为中国美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数千年饮食文化的积淀,由南昌、九江、赣南三大流派互相渗透交汇而成。与川菜的麻辣、湘菜的辛辣、鄂菜的酸辣不同,赣菜的辣是香辣、鲜辣,辣味适中,南北皆宜。代表菜品有:三杯狗肉、豫章酥鸡、五元龙凤汤、米粉蒸肉、鳅鱼钻豆腐、金板搭银桥等。


G.徽菜   

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山珍野味,构成了徽菜主佐料的独到之处,有重油重色重火功的特点。主要名菜有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腌鲜鳜鱼、黄山炖鸽、蛏干烧肉、荷叶粉蒸肉、清蒸鹰龟、青螺炖鸭、方腊鱼、当归獐肉、胡适一品锅等。


H. 苏菜  

 
中国四大名菜之一,主要以南京、扬州、苏州、淮安、徐州、海州六种地方菜组成。擅长炖、焖、蒸、炒,重视调汤,保持原汁,风味清鲜,与浙菜同为南食的两根支柱。其菜系复杂,有淮扬菜、苏锡菜、徐海菜之分。自古是名厨荟萃的地域,代表菜品有:淮安长鱼席;扬州的三套鸭、糖醋鳜鱼、双皮刀鱼、文思豆腐、清炖狮子头等;镇江的水晶肴蹄、清蒸鲥鱼;苏州的松鼠鳜鱼、三虾豆腐、白汁元鱼、雪花蟹汁;无锡的镜箱豆腐、樱桃肉、梁溪脆鳝;板浦的荷花铁雀等等。

I. 沪菜 

是我国的主要地方风味菜之一,在原本地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以上海和苏锡风味为主体并兼有各地风味。主要名菜有葡萄鱼、松江鲈鱼、枫泾丁蹄、蟹肉大排翅、碧玉牛筋、鹅肝酱片等。


长江丧葬文化    

人生自古谁无死。死,作为人生的一种自然归宿和终结,是人类无法回避、无法解脱和无法超越的问题。在对死亡的恐惧和灵魂信仰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种种具有神秘色彩、庄严而隆重的丧葬礼俗。长江流域因其复杂的地域、民族、宗教、历史文化构成,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在呈现出多元性的同时,与黄河流域的丧葬相比,打上了明显的“长江”烙印。本着集奇撮胜的猎奇心理,探秘长江流域独有的丧葬文化和丧葬习俗。

A. 巫文化   

巫文化,起源于远古,最初的发展源于人们对未知世界和死亡的恐惧,通过歌舞以娱神、祈求鬼神降福禳灾。从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来看,长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流行巫风。在《汉语大字典》的解释中:“巫是古代从事祈祷、卜筮、星占,并兼用药物为人求福、却灾、治病的人。”长江三峡的大巫山地区,是中国巫文化的滥觞,荆楚文化的许多精髓也起源于巫文化。而巫风的盛行也影响到了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镇墓兽、魂瓶、舆地风水术等在丧葬中渐行,而巫文化之历史遗存的三峡大宁河古栈道、悬棺等则更是神秘幽古。

B. 天葬   

亦称鸟葬,是长江源头藏族地区的一种葬俗。早在《周易·系辞传》就有关于天葬的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据说,如此葬法是效仿释迦牟尼“舍身饲虎”的行为,是藏地古老而独特的风俗习惯,是藏族人民最能接受、也是藏区最普遍的一种葬俗。


藏族佛教信徒们认为,天葬寄托着一种升上“天堂”的愿望。每一地区都有天葬场地,即天葬场,有专人(天葬师)从事此业。人死后把尸体卷曲起来,把头屈于膝部,合成坐的姿势,用白色藏被包裹,放置于门后右侧的土台上,请喇嘛诵超度经。择吉日由背尸人将尸体背到天葬台,先点“桑”烟引起来秃鹫,喇嘛诵经完毕,由天葬师处理尸体。然后,群鹫应声飞至,争相啄食,以食尽最为吉祥,说明死者没有罪孽,灵魂已安然升天。如未被食净,要将剩余部分拣起焚化,同时念经超度。藏族人认为,天葬台周围山上的秃鹫,除吃人尸体外,不伤害任何小动物,是“神鸟”。天葬仪式一般在清晨举行。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未经允许,最好不要去观看。

C. 树葬 

在此指古代树葬,是长江上游地区少数民族所特有的丧葬仪式,多分布在山高林密、人烟稀少的地带。树葬是彝族、独龙族等西南少数民族古老的一种葬俗。云南彝区流传着一则关于“树葬”的传说:在汉代,诸葛亮在世时期,彝族先祖孟获大将军的妾死了。孟获让属下用帛缎裹尸,葬之在青松树丫上。人们围在树下唱缚尸于树歌、跳舞,悼念这位美丽的妾”。当地人们还传说,树葬之后,骨头从树上掉下来,不好处理,于是用桶把裹着帛缎的骨头装起来,或放之于树洞,有说放之于灵房,称为“鬼桶”。形式和木架结构的不同可将树葬分为不同类型,长江流域比较常见的是瑶族、侗族和珞巴族的悬尸于树。

D. 水葬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人们对水寄于无限美好的向往和遐想。在许多少数民的神话中,都把水和神、幸福、美好、不朽连在一起。目前,四川甘孜的藏族和门巴族仍存在水葬习俗。


这种丧葬习俗有固定的场所,多设在江河急流处。人死后,在家停放1~3日,点酥油灯,请喇嘛念经,然后将尸体运至水葬场,由司水葬者执行整个过程。

E. 悬棺葬 



广泛流行于长江地区的丧葬习俗,尤以四川、湖北、江西等地为最盛。人死后,亲属殓遗体入棺,将木棺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或半悬于崖外。往往陡峭高危,下临深溪,无从攀登。一般情况下,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是尊敬。长江沿江的江西贵溪仙岩、重庆忠县卧马函、奉节县夔峡、风箱峡、四川珙县麻塘坝螃蟹溪山崖等地,都曾发现大批战国至秦、汉之际的古代悬棺葬遗物。流域内的僰人悬棺可以说是长江一迷。


“僰人悬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境内,珙县、兴文、筠连等县境内均有分布。我国古代的南方民族中,百越、干越、僚人、僰人(都掌人)民族都有悬棺葬的习俗。而最有名的就是川南的僰人悬棺和福建的船形悬棺。《珙县志》载“珙本僰地,僰人多悬棺”。早在1956年就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僰人悬棺被称为世界之最、巴蜀一绝。

F. 土葬   



汉族人讲究入土为安,在阴阳五行中,土又居五行之中位,是一个最稳定、最可靠的基础。因此,人死后葬于途中,被认为是灵魂得到安息的最好方法。土葬符合汉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以及“有地则生,无地则死”的传统观念,所以土葬是千百年来长江流域的主要葬法。


G. 火葬   

长江流域火葬的兴起主要受佛家思想的影响。隋唐时期,随着佛教在长江流域的流行和中国的普及,佛家的荼毗火葬法开始在一些信徒和僧侣中流行。宋室南迁后,火葬在长江流域正式流行,并成为一种社会习俗。


H. 崖洞葬   

又称崖穴葬,是长江流域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古老葬俗,主要分布在流域内的喀斯特地貌和两湖地区。将棺材放入人工挖掘或者天然岩洞之中,岩壁上雕刻各种图案,铭文等等。是风葬即露天葬的一种,早在中国古代濮、越、巴、僚、汉等民族部分人中即已盛行。流域内的布依族、苗族、瑶族、仡佬族仍在实行这种丧葬方式。目前,长江流域的岩罅葬在巴东、建始、恩施、宣恩、来凤等县市均有发现。

I. 塔葬  

藏族的葬仪风俗之一,是藏族中最为高贵、最高待遇与最高规格的一种葬式,其又称灵塔葬。当高僧或者活佛圆寂后,把遗体进行香料处理,然后根据地位供奉于金、银、铜、木或泥制的灵塔内。在西藏,活佛或高僧死后,先用水银和“色拉”香料水冲洗肠胃,继而分别用樟脑水和藏红花水灌洗两遍,再用檀香木水和樟脑及藏红花通擦尸体表皮,最后用丝绸包扎,穿上袈裟,置于“塔瓶”之内。据认为用此法处理,尸体经久不腐,且皮肤柔软如生。

J. 风葬 

将遗体置于通风处使之风华,四川甘孜地区康定一带藏族葬俗。人死后,挂于墙壁风干,状如傀儡,俗称“风干”,这是风葬的一种特殊形式。


K. 船棺葬    

以独木舟形棺木为葬具的墓葬,是长江流域地区在先秦时期兴起并流行的最具特色的一种丧葬习俗。巴人船棺葬葬遗址,在铜罐驿镇冬笋坝;十七座排列相当整齐而密集的墓葬,头部均正对长江;巴人船棺的使用,说明巴族是一个生活在水边,熟悉水性的民族,他们造船航行,驾舟捕鱼,或进行水战,死后用类似的船棺下葬。

L. 赶尸 

传说中可以驱动尸体行走的法术,属于苗族蛊术的一种,最早兴起于湘西沅江的上游,是楚巫文化的一部分。蛊有黑巫术和白巫术之分,赶尸属于白巫术。中国人特别眷恋自己的乡土,有落叶归根之说。客死异地的游子一定要入葬祖茔;孝子贤孙必得搬丧回籍,亲友相知也都有资助此事的义务。




参考资料:赶尸的简介

赶尸人是一个身穿道袍的法师,无论尸体数量有多少,都由他一人赶。法师不在尸后,而在尸前带路,不打灯笼,手中摇着一个摄魂铃,一面走一面敲锣,使夜行人避开,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尸体在一个以上时,即用草绳把他们联系起来,每隔六七尺一个。夜里行走时,尸体都带着高筒毡帽,额上压着几张画着符的黄纸,垂在脸上。路上有“死尸客店”,这种神秘莫测的“死尸客店”,只住死尸和赶尸匠,一般人是不住的。它的大门一年到头都开着。因为两扇大门板后面,是尸体停歇之处。赶尸匠赶着尸体,天亮前就达到“死尸店”,夜晚悄然离去。尸体都在门板后面整齐地倚墙而立。遇上大雨天不好走,就在店里停上几天几夜。


长江婚俗文化    

人类在经历了最初的血缘婚后,逐渐走出蒙昧时代,走向部落外群婚阶段,出现最初的婚姻形式。舜帝与娥皇、女英的婚姻,被古书记载为蒙顿时代正规婚姻的雏形。而他与长江流域具有密切的关系,死后即葬在湖南九嶷山上。长江流域的各民族受到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的影响,形成了具有规律性的婚庆习俗。在此,对长江主要少数民族的婚恋遗风进行简单介绍。


A. 藏族——情卦   

在藏族中流行着一种叫“情卦”的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情卦”藏语叫“日梦祷”,虽然是一种占卦方术,但藏族青年的“情卦”是以爱情为内容的猜心思游戏。凡参加“情卦”的男女青年,每人拿出一件最能代表自己心思的小物件放在一人手中。掌管物件的人将所有的小物件在手里摇晃后,暗中取出一件,让大家猜。于是其它青年便猜测物件属谁所有,并针对物主爱情上的处境唱出一串有趣的情歌。如果物主已经选中了心上人,但却羞于开口,就要用含蓄的歌词唱出来。如果物主虽然选中了意中人,但是对方早已于别人私定终身,对此大家可以用含蓄的歌词来取笑他(她)。歌声结束后,掌管物件的人将手松开,看物件是谁的,刚才唱的歌就是谁爱情上的预卜。这种恋爱方式是藏族所特有的。

B. 摩梭人——走婚 

摩梭人是母系社会,在日间,男女很少单独相处,只会聚会上以舞蹈、歌唱的方式对意中人表达心意。男子若是对女子倾心的话,在日间约好女子后,会在半夜的时候到女子的“花楼”(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间,独立于祖母屋即“家屋”外),但不能于正门进入花楼,而要爬窗,再把帽子之类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叫其他人不要打扰。然后在天不亮的时候就必须离开,这时可由正门离开。若于天亮或女方家长辈起床后才离开,会被视为无礼。


由于母系社会中由女性当家,因此所生下的小孩归母家生养,生父会在满月时公开举办宴席,承认彼此的血缘关系,避免发生同父乱伦。男性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性称男情人为“阿注”。

C. 彝族——泼水迎亲    

彝族认为,清水能驱恶除邪,送走妖魔,带来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时一定要泼水,为能经受住这个考验,在迎亲时,男家选派未婚伙子去接亲时,既要身体强壮,又要精明能干,既能招架泼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抢走”新娘的艰巨任务,往往在推荐人选时反复审议,择优录用,有的不惜长途跋涉,选拔良才。


有些地方彝族的迎亲是通过“抢”的方式完成的。在“抢亲”的头一天晚上,姑娘们向小伙子展开了猛烈的水战。姑娘们用泼、淋、灌、射等各种方式凶猛地攻击小伙子,使来“抢亲”的小伙子难以招架。于是,聪明的小伙子便在天黑以前找到存水的地方,悄悄地倒掉一部分,以减轻“水灾”的袭击。

D. 白族——蝴蝶会 

蝴蝶会是白族民间娱乐风俗,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前后,是苍山蝴蝶泉边彩蝶最多的时节,人们纷纷前去观赏彩蝶,祈祷风调雨顺,年轻人借此谈情说爱,寻找意中人。电影《五朵金花》中的金花和男青年阿鹏就是在三月街的一次相逢后,到蝴蝶泉来相会而相约的。意中人以对歌的方式进行基本的了解,然后双方约定明年再相会在蝴蝶泉边。“山盟海誓先莫讲,相会在明年”,是白族青年恋爱风俗的基本写照。

E. 基诺族——耳朵里插鲜花   

在云南的基诺族青年中,有“丢包”择偶的风俗。在村子里的槟榔树下,男女青年分两边站立,一只只用彩布做成的菱形荷包,系着两条彩带,象彩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时而升高,时而降低,飞向对方的怀抱。参加“丢包”的青年男女,耳朵里的竹管里都插着“独乔花”、“布什花”、“麦西花”,场面十分好看。

F. 瑶族——串情人咬手背  

秋收过后,蓝靛瑶族的未婚青年大都要背着米去串情人。一伙同性别青年按事先约定来到一个瑶家山寨,该寨的异性青年则备下酒菜款待。款待还有仪式,先是客人即兴唱起山好水好主人好的赞词。然后双方在唱中交流感情。盛宴间眉来眼去对准了象,就成对成双地到寨子外边,尽情地倾吐心中的爱慕之情。于是按祖先留下的规矩,由那情郎往爱妹的手上咬一口,再由爱妹朝情郎手上还一嘴,咬这一口还有许多讲究,咬重了说是狗咬;咬轻了,表达不了对情人的爱。这一口还必须往手背上,咬手背又不得咬着凸起的骨节处。假若咬的规模位置都合规定入情理,被咬的伤口发炎化脓、表示恋人的情意已经溶入对方的肌体和血液里。再加上互往手上拴了红、蓝丝线(男给女拴蓝或黑丝线,女给男拴红丝线)这对恋人就可以等着良辰吉日成亲了。

G.苗族——草标密码   

湘西苗族青年幽会有暗号和密码,这就是“草标”。双方只要看到草标,就知道各自的行踪。初相会时,女方如先到达约会地点,必先在约会地点的路口留下一个草标。这个草标的含义只有赴约会的情人知道,有如密码一般的神奇功力。不过,也有一般人都能看懂的草标。一把草上结个疙瘩,疙瘩结在草尖上,草根朝幽会的方向,则暗示一方先到,示意对方快来。后者看到这个草标,必须留下一个草标,疙瘩结在草的中部。这后面一个草标暗示过路者,山中有情人幽会,请走大路。行人见了这样的草标,一般都会避开,以免撞见别人的幽会。

H.哈尼族——扭然谈情  

哈尼族的村寨,一般都设有专供未婚男女青年社交的场所,称为“扭然”。在哈尼族卡多人中,如果姑娘长到16岁,父母就会在她的住房的墙上开一个窗,叫“露”,这样姑娘就可以通过“露”和小伙子谈情说爱了。每到晚上,小伙子来到姑娘墙外,站在“露”外唱歌,如果姑娘有意,就回答他。并开了窗让你见他。如果不理你,那小伙子只好走开。民族婚俗特色,在姑娘帽子上体现得十分充分。哈尼族姑娘在未成年时,每人头上戴一顶六角帽。成年后,要再加戴一顶,因为一旦被小伙子抢去,回家还有一顶。哈尼人对戴帽子是十分讲究的,姑娘不戴帽子是大不敬。哈尼姑娘成婚后,要到怀孕才将帽子改为包头。

I.侗族——火把迎亲

在侗族部分地区有“夜娶”、“夜嫁”的习惯,娶亲一般都是深夜。男家三十多人的迎亲队伍,除吹鼓手外,每人举着一个松明火把,穿山过坳,越溪串案,火红一片,活象一条翻腾跳跃的火龙;再加上唢呐锣鼓的敲打和吹奏,在这寂静的偏乡僻寨,越发显得欢快和火热。夜行十余里,迎亲队伍到达新娘的团寨里,但团门紧闭(每个团有一张大门)原来这里不可轻易进门,设有道道“歌卡”。迎亲队伍每经一道“歌卡”,都要对歌。盘问对答毕,女家宣布发亲。新娘头戴侗帕,颈挂项圈,身着大襟花边盛装,由女伴陪同,右手举着桐油纸伞(据闻可避邪),在鼓手热烈欢快的吹奏下上路。如果在途中遇到另外一支迎亲队伍,新朗和新娘必须交换腰带,互相“换喜”。

J.景颇族——花草树叶作情书   

景颇族的恋人之间联系不写信,而是以物代之。如男子爱上姑娘,即用树叶包上树根、大蒜、火柴、辣椒,再用线精巧地包扎好送给女方。树根表“想念”;大蒜表示要姑娘考虑两人的事;辣椒表示炽热的爱;火柴表达男方态度的坚决;叶子代表有好多话要说。


在其它地方的景颇族青年男女中,也有这样的情书:白花树叶代表“想念”;黄豆树叶代表“好好的(别牵挂)!”;小黑豆树叶代表“一心(只爱你一个)!”;竹叶代表“悄悄地(来幽会)!”;酸母叶代表“一定要来(赴约)!”。把代表一定含义的树叶按顺序放在一起,就能组成一封情意绵绵的情书。比如将上面的树叶放到一起,就是:“我一心思念的人只有你,我们应该好好地面谈;最好是悄悄地来,一定不要失约!”

这种树叶情书一般用大芭蕉叶做信封,交给知心朋友送去。对方也会很快传来一样的情书。如果里面是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树叶,那就代表对方不愿和你相好。在这种情书中,还有更浓缩的。比如送石根哈叶子表示“我真心向你求爱,请你不要拒绝我”;送蒲谢叶子表示“你藏在任何地方,我都会把你找出来的”;送木克叶子表示“你我真诚相爱,白头到老,永不变心”。

K.水族——洞房对歌   

水族人的习俗,新娘出阁不兴拜堂,也不准闹洞房。但当晚男方青年歌手们可以找女方陪娘对歌。对歌时,男歌手只能在洞房外面唱,女方歌手就在洞房里面唱,一里一外,一唱一答。所唱的歌都是传统古歌,不能乱编唱。场面严肃而热烈。唱到深更半夜,男家就摆酒席请歌手们吃夜宵,双方就在酒席边相对而坐,继续对唱,欢歌达旦。

L.壮族——隔街相望找情人   

抛绣球是壮族赶歌圩时,姑娘们手提五彩缤纷的花绣球,整齐地排队唱山歌,若见到中意的小伙子,便把绣球抛给他。小伙子接过绣球,如果对姑娘满意,就把小件礼物缠在绣球上扔回女方,恋爱就这样开始了。


在云南靖西一带,有种“隔街相望”的恋爱风俗。每到赶场那一天,青年男女一早就来到街口,男的站一边,女的站一边,仅相隔几步,相互对望。一直站到太阳落山。双方眉目传情,如果有意,就示意对方离开大家。在相望过程中,双方阵营中的同伴有商有量,相互参谋,十分有趣。

M.仡佬族——三么台酒宴  

男女青年结婚时,男方须请媒人携带鸡、酒等物送给女家,如礼物被女方接收,就表示婚姻已经缔结。居住在道真等地的仡佬族,在娶亲嫁女或宴请宾客时还要办“三么台”酒宴进行款待,即按特点顺序共分三台,第一台称茶席,喝清茶辅以各种糖果点心和香香(即核桃、板栗、花生、白果、葵花籽等);第二台称酒席,渴白酒,拌以各种凉菜及酸、咸、辣腌菜和香肠、盐蛋等;第三台称正席,上饭菜,菜中有扣肉吃“大菜”,招待客人时,客人不放筷,主人必须陪到底。


--------------------------------------------------------------------------------

[1]此部分主要参考:姚伟钧,2004《长江流域的饮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此部分主要参考:刘玉堂、张硕,2005,《长江流域服饰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3]哈达: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4]刘玉堂、张硕,2004,《长江流域服饰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5]来源于中国旅游网,http://www.51yala.com/Html/200472094519-1.html

关闭本页
信息中心
 
生态文化
水知识
水环境动态
大江小课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江苏环境科普 江苏省环保联合会    
微信号:jshjorg 微信号:jshblhh    
 
Copyright © stq.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
项目支持: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05049404号